春节刚过,37岁的任浩源就为医院捧回了今年第一座沉甸甸的奖杯。作为德阳市人民医院外科的一名主治医师,他在第十届“大中华腹腔镜结直肠手术达人赛”全国总决赛中击败众多好手,荣膺结肠组唯一一个一等奖。
颁奖现场(左二为任浩源)。
【资料图】
鏖战一流赛事 斩获全国第一
“大中华腹腔镜结直肠手术达人赛”由大中华结直肠腔镜外科学院主办,自2011年启动至今已成功举办共10届,累计吸引超过1300位选手参与比赛。历经11年沉淀,这项赛事已成为结直肠业内最顶级的专业手术比赛之一,其赛制规范严格、难度大,也是目前影响力最广、参与人数最多、含金量最高的腔镜比赛。
此次大赛参赛选手来自全国各地,由40余位全国多家知名医院同专业领域内顶级专家、国内核心期刊总编、海外专家担任评委,同时通过“2023博鳌•外科论坛”向全球进行直播。
经过四川省内和西部赛区比赛的层层选拔,任浩源以优异成绩成功进入全国总决赛。全国总决赛采取“盲评”模式进行,在评委观看手术视频的同时,选手在另一间屋子里对着屏幕使用英文进行讲解和答辩。
进入到全国总决赛结肠组的8位选手中,有多名来自沿海省市和部队顶尖医院。任浩源凭借精湛的手术技巧、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及几无瑕疵的英文讲解、答辩,充分展示了其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职业素养,获得在场专家的一致好评,并最终获得了第十届“大中华腹腔镜结直肠手术达人赛”全国总决赛结肠组唯一一个一等奖的好成绩。
勤学苦读苦练 十年磨砺成剑
任浩源于2012年硕士毕业后来到市医院,成为了一名外科医生。“我们医院有一种很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年轻医生不断提升自己。”受到这种氛围的熏陶,任浩源在工作中和业余时间里,虚心向前辈请教,刻苦研读专业论著,专业素质得到了很快提升。2016年,他在医院和科室的大力支持下考取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学博士,并顺利于2020年博士毕业。
因为手术创伤小、感染几率低、患者恢复快等特点,近年来腹腔镜手术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外科手术治疗中。然而,要成为一名合格或优秀的腹腔镜手术医生并非易事。由于腹腔镜手术是显微环境中进行的,只能看着显示屏幕操作专业器械进行手术,对医生操作的准确性、稳定性有着极高的要求。
接受训练的医生在腹腔镜技能培训基地,使用模拟器操作器械,进行夹弹珠、搭火柴、缝合水果皮等训练。
“为了培养和训练腹腔镜手术医生,我们医院建立了国家首批腹腔镜技能培训基地,并开班对学员进行正规培训和考核。”任浩源介绍说,接受训练的医生要在模拟器上操作器械,反复进行夹弹珠、搭火柴、缝合水果皮等训练,“这个过程需要两三年,合格了才有腹腔镜手术医生的基本资格。有了基本资格后,还要跟着手术医生进行几年的实习,然后考核合格才能成为主刀医生的助手,在主刀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再经过两三年后,才能独立进行手术”。
经过近10年的磨砺,任浩源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合格且优秀的外科腹腔镜手术医生。截至目前,他已成功为患者施行了200余台腹腔镜消化道肿瘤根治手术。
“可以说我的成长是得益于我们医院良好的学习氛围和鼓励年轻医生不断进取、提升自己的各种举措。”回顾10年来的工作学习经历,任浩源由衷地说。
正如任浩源所说的那样,他的成长经历正是市医院人才培养战略的一个成功案例。医学是一种实践科学,基于“持续学习,永不毕业”这样一种医院文化理念,全院上下深刻认识到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基础,是核心竞争力,是发展的原始动力。为此,该院制定了专门的人才培养战略,为每一位员工设计了人才培养学习手册,对员工的职业生涯成长设置了个性化方案。为了保障员工在学习期间生活及家庭稳定,还加大了进修学习补贴的支出预算。
最大限度地激活人才活力,为医院学科建设、管理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医院的人才培养战略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该院就有78人次分别获得国、省、市及相应部门、机构的各种奖励、表彰。
日前,市医院又携手上海交大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举办了医院管理高级研修班。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旨在搭建一个与同行学习、交流、社交、发展的良好平台,让大家开阔视野,进一步加强医院中层管理人员与后备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记者 | 张嵘 李涛 编辑 | 肖曦
责编 | 汪巧 值班副总编辑 | 唐泽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